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菏泽“90后”小伙手工打造“银饰牡丹花”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淑娅

今年25岁的王新博凭着 “择一事,终一生”的韧劲,誓要把传统工艺做成毕生的事业,并希望在菏泽发扬光大。王新博说,虽然传统的手工艺制品被机器批量生产所替代,手工制作越来越少,但他不会放弃“老手艺”,并希望一直传承下去。王新博就是凭着一股冲劲,将云南的传统银饰手工艺带回菏泽,希望能将菏泽的牡丹元素加入到传统工艺之中,让更多人看到牡丹的风采。

王新博家住菏泽南平花园小区,2015年他从青岛滨海学院毕业后回到菏泽。“我学的专业是环境艺术设计,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工作,每天朝九晚五、三点一线,我仿佛能看到30岁后的样子。”王新博笑着说,他心里有一个未完成的梦,但又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但如果就这样过下去他心里并不甘心。

有一天在家里看电视时,王新博看到央视台播出了一个关于“手工银饰”的纪录片,顿时就被电视里栩栩如生的各种银器所吸引,于是他心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辞职,去学习金银饰手工艺。

由于没有经验,王新博先从网络上搜索,当他看到“银都”在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时,就决定要去那里拜师学艺。“起初父母并不同意我的决定,他们希望我有一个安稳的工作,之后结婚、生子。我给他们做了很久的工作,最终他们同意了,给了我5000元钱,让我去云南看看。”王新博说。

2016年3月初,王新博独自一人背着行李坐上了去往云南的火车。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心里有期待也有胆怯。王新博坐了50多个小时的车最终到达新华村。当他踏入村子的那一刻,就被震惊了。“新华村里每家每户都做银饰,而且全都是手工制作,我挨家挨户地问,问他们是否愿意收我为徒。”王新博说。

王新博从村头走到村尾,挨家挨户询问是否收徒弟,当得知王新博是外地人后,都拒绝了。当时王新博特别沮丧,后来有一位好心人让王新博去找村里的寸发标先生,问问他是否收徒弟。

王新博立即赶往寸发标先生家里。“我师父寸发标就是央视报道过的‘银饰大师’,我见到他后特别兴奋,直接告诉他想拜他为师,但他当天并没有收我。”

王新博说,当时寸发标先生正在会客,并带着客人去参观家中的银饰,他也跟着去,当看到师傅的作品后,就更加坚定做他的徒弟了。当寸发标先生看到王新博的决心时,就让王新博回去写一篇心得。

“我连夜写了四五张的心得,里面包含了自己的现状、对传统手艺的看法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我当时特别的真诚,希望能打动师傅。”王新博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寸发标师傅看到他的真诚和真心后,决定收他为徒。

此后,王新博就住在了寸发标师傅家里,安心学习。“师傅对我特别好,免费授艺,还让我在家吃住,整整两年时间,我从无知学徒到现在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幅作品。”王新博说。

王新博表示,他原来只是喜欢手工艺,而现在是被这些传统手工艺技艺深深所吸引,并希望能把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2017年6月份,王新博回到菏泽,将车库改装后,成立了泽物工坊工作室。“制作传统工艺必须有趁手的工具才行,父母为我出资置办了这些工具。”王新博说。

在王新博面积并不大的工作室内,一张厚重的工作台上,整齐摆放着雕刻台、小锤、錾刻刀、锉刀等各种工具。而另一侧的矮桌上,则摆放着焊台、焊枪、电窑炉等设备,以及几件银饰半成品。

“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这句格言透露出王新博立志成为一个优秀手工匠人的决心和韧劲。在采访过程中,王新博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展示了一副栩栩如生的纯银牡丹浮雕画作,这件精美的艺术品正是出自他之手。

“一件银饰从熔银、锻打,到焊接、洗银、成型,要经历10多道工序,上万次的锤打、錾刻和打磨。只有技艺精湛,才能把细微处的图案雕刻得栩栩如生。创作时,精神需要高度集中,有时候琢磨一个小造型,或者雕刻到细节部分,低下头干活,抬起头就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很多人觉得过程有些枯燥,甚至乏味,但我仍然乐在其中。”王新博说。

王新博选择了手工银饰这个老行当作为谋生的工作,靠着“择一事,终一生”的韧劲,誓要把这份工作做成毕生的事业。“今年我想做关于牡丹的小饰品、摆件等纪念品,让外地前来游玩的客人带回去。我也希望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深入人心,我希望这份事业能发扬光大。”王新博笑着说。

(牡丹晚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菏泽“90后”小伙手工打造“银饰牡丹花”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