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济宁市创建大运河水运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港航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准确把握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的新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济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二五六”发展思想为引领,突出一个“干”字,狠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全面转型振兴“两个全面”目标,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鲁西科学发展排头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城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城市、宜居宜业幸福城市,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工业强市、文旅突破、开放带动、城乡一体、生态立市战略。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济宁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牵引,以提高内河水运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创建大运河(济宁)水运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打造京杭运河(济宁)经济带为抓手,以降成本、去产能、补短板、调结构、放管服为重点,推动“五大转型”,即港口发展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转型;航道发展向标准化、网络化转型;运输方式向河海联运、多式联运转型;行业发展向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转型;水运经济向“港产城”融合协调发展转型,推动港航工作整体跃升。

建一流大港航 兴水运大产业

济宁是京杭大运河上的历史重镇,水资源丰富。时至今日,济宁仍然是京杭大运河中段的交通枢纽,水运助推了当地经济发展。今年1-11月份,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5245万吨,完成年度目标90%;货运量3925万吨,完成年度目标91%;货物周转量202亿吨公里,完成年度目标94%;客运量264.2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92%;客运周转量1009万人公里;港口企业发展至45家,吞吐能力达到6400万吨;水运企业发展至157家,营运船舶达到8502艘、750万载重吨。港航从业人员20余万人,年上缴税费12亿多元,港航业生产总值约占全市GDP的4.5%,内河水运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火热现实照亮梦想,清朗空间力撑高峰。当前,济宁港航对上争取卓有成效、港航工程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正以重点大项目建设促进济宁内河水运事业做大做强。

对上争取卓有成效。一方面,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投资55.9亿元的京杭运河主航道“三改二”、湖西航道改造、梁济运河梁山至邓楼船闸段复航3大航道工程,去年8月份全面启动,市港航局与中交水规院深度合作,组建了100余人的专业设计班子,日夜奋战、压茬推进,仅120余天便成功完成3个项目的立项、初步设计批复、资金申报和现场评估工作,确保了3个项目成功列入2017年国家投资计划,填补了我省内河2017年无大项目开工的空白。2017年12月1日,接到交通运输部通知,梁济运河梁山至邓楼船闸段航道复航工程获得国家建设补助资金2.539亿元。目前,京杭运河主航道“三改二”工程12.91亿元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已经到位,湖西航道工程5.14亿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完成公示,近期到位2亿元,市港航局正在加紧推进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加大政策争取力度。抓住国家船型标准化政策补贴机遇,通过积极向部、省反映,争取上级追加补贴资金1.4亿元,将政策延续到2017年年底,有效优化了船舶运力结构,提高了船舶防污染水平。全市已累计拆解小吨位和老旧船舶351艘,安装污染收集装置1005艘。

港航工程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港航重点项目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统筹推进下,项目部实体化运作,各指挥长一线指挥,抢时间、补欠账、赶进度,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韩庄复线船闸工程。建设规模为Ⅱ级船闸,可通行2000吨级船舶,设计年通过能力2900万吨,项目概算投资5.563亿元,建设工期36个月,计划2019年6月30日完工。该项目建成后可缓解京杭运河韩庄梯级船闸通过能力不足,保障航道畅通运行,进一步发挥京杭运河南北水运大通道的作用。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4911万元,占总投资的26.82%。

微山一线船闸改建工程。建设规模为Ⅱ级船闸,可通行2000吨级船舶,设计年通过能力2500万吨。项目概算投资2.96亿元,建设工期36个月,计划于2017年12月底完工。该项目建成后可缓解京杭运河二级坝梯级船闸通过能力不足,全面提升京杭运河山东段航道通过能力。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9188万元,占总投资的98%。

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济宁段)航道“三改二”工程。按Ⅱ级标准建设航道140.658公里,设计最大船舶等级 2000t 级,项目概算投资为30.16亿元,计划2017年开工,2020年完成。该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发挥京杭运河黄金水道的作用,加快实现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全面提升京杭运河通航条件和服务能力。目前,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京杭运河湖西航道(二级坝~苏鲁界)改造工程。航道全长34.9公里,其中按Ⅱ级标准建设27.3公里,按Ⅲ级标准建设7.6公里,项目概算投资为15.92亿元,计划2017年开工,2020年完成。该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京杭运河湖西航道防洪、调水和航运综合能力。目前,正在开展施工监理招标工作。

梁济运河梁山至邓楼船闸段航道复航工程。本项目业主为济矿集团,按Ⅲ级标准建设航道17.1公里,项目概算投资为9.87亿元,计划2017年开工,2020年完成。该项目建成后可完善京杭运河济宁以北段交通结构,打造现代物流最佳经济连接通道。目前,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全部完成。

微山三线船闸工程。建设规模为Ⅱ船闸,船闸单向通过能力3650万吨,工程概算投资为8.6亿元,计划2017年立项,2018年开工,2021年完成。该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发挥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作用,满足腹地经济和京杭运河山东段航道运量不断增长的需要,加快完善山东综合运输体系及京杭运河大通道,提升京杭运河山东段总体通过能力。目前,积极办理立项手续。

济宁内河水运正加速航道提档升级,不断推进内河港口扩能转型,着力促进水运产业提资增效,同时,加快智慧港航建设,构建绿色内河水运体系。到“十三五”末,济宁港航建设项目投资达187.9亿元,全市高等级航道达到502公里,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水路客运量达到237万人次,水路货运量达到8000万吨以上。

创建大运河水运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

领航新征程,把握精神实质,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市港航局推进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可分两步走。首先是创建大运河(济宁)水运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通过示验区引导提升临港产业发展,构建临港工业、临港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联通互动的公路、铁路、水路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其次是打造京杭运河(济宁)经济带,形成以港航、物流、能源、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构建集中布局、特色鲜明的济宁产业发展平台,形成鲁西经济隆起带和淮海经济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此项工作已获部、省、市的充分认可,市港航局已委托中交水规院开展相关调研工作,并完成初稿。市港航局正紧扣工作实际,把握关键环节,全面推动各项工作。

扎实有效降成本。市港航局将着力畅通水运大通道,建设综合枢纽,积极拓展港口功能,延伸、拓展港口物流产业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持续提升铁水联运比重、水水中转比重,完善河海联运、干支直达的运输服务网络,全力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推动企业加强管理,运用市场和行政倒逼机制,推动企业将降本增效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主动坚决去产能。在深度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方面,市港航局将按照《济宁港总体规划》,坚持“政府主导、环保优先、总量控制、上大压小、合理布局”原则,主动通过兼并、重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关停并转一批小港口,化解港口产能过剩矛盾;在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方面,积极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继续实施老旧运输船舶提前报废更新政策,逐步化解过剩运能。市港航局还将依法清理“皮包”式航运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利用企业核查等手段,加快推进“小散弱”航运企业整合或退出市场。

积极主动调结构。市港航局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依托港口运输优势,积极构建以港口为枢纽,辐射广大腹地的物流网络体系,提升港口服务的增值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现代航运业,加快培育航运主体,鼓励航运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入股、兼并等形式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发展集装箱高端运输,提高“陆改水、散改集”运输比例,支持港口企业在集装箱货源地建立集装箱服务网络,增强对腹地中转集装箱的吸引力。

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突出“港产城”一体化,高标准开展《济宁港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将济宁港规划为8个港区,25个作业区,规划客货总泊位379个。同时,还新规划了韩庄、微山、济宁、高楼4个航道服务区和留庄、南阳、洙水河、长邓、西支河、老万福河、白马河、梁山8个航道锚泊区。市港航局将加强港口规划与地方产业规划的衔接,发挥港口辐射、引领作用,按照“一港一园区”模式,加快发展临港物流中心,形成港口、临港物流园区、城市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水运业务融合为核心,依托“互联网+港航”,打造集政务服务、综合监管、应急指挥、业务管理、决策分析、公众服务、智能船闸、污染监控八大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港航平台,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数字化航道建设,完成船闸ETC 智慧改造,推广应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船舶北斗定位系统,提高信息技术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水平。

行业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持续开展“两规范、两提升”工作,各单位、科室及每个岗位、每项工作都明确了职责,建立了流程,制定了标准,初步形成了依法依规办事、规范有序工作的制度体系。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市港航局根据《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务院办公厅“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国家、省市有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有条不紊的推进“放管服”工作。3月份组建港航海事分中心管理团队,梳理分中心审批事项,优化了工作流程,做到了人员、经费、办公场所三到位;10月份,按照市政府统一要求,完成港航海事分中心入驻市行政审批中心的搬迁工作。规范了港口建设行为,明确了港口新建、改扩建和技术改造建设管理程序,开展了港口未批先建专项整治,港口建设秩序逐步规范。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按照上级延续政策有序推进,今年以来累计拆解船舶209艘,安装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356艘。

市港航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在全市港航系统大力实施平安港航、绿色港航、智慧港航、法治港航、廉洁港航、幸福港航“六大港航”建设。在局门户网站和《济宁港航信息》开辟“围绕实现‘六大港航’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专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反映出港航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市港航局对全系统信访稳定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提前预判、及早介入、分级分类、建立台账、包保到人,逐一明确责任人,逐项落实化解责任,做好矛盾化解工作,有效防控各类风险,同时细化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确保做到快速反应、妥善处置,全力维护港航系统和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安排部署,开展了“大普查、大走访、大督导、大提升”活动,高标准完成了5个社区、6个路段的包保任务。

全方位开启港航污染防治

“互联网+技术导则”模式

智慧环保打造“千里眼”。一是港航“互联网+技术导则”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市港航局出台了6项行业技术导则,实现了港口、船舶、航道、船舶修造厂、水运工程施工的全覆盖。视频监控平台监管实现大提升,新增监控点55处,接入港口智能喷淋40家,接入船舶垃圾收集APP。另外,创新推出的港口“三大员”监管、线上线下互动、闭环管理机制、分级管理、每日最佳最差港口评选、平台监管“三字经”、违规港口约谈、“三大员”在线实时培训等举措均收到较好效果,成为全市乃至外地省、市学习的示范样板。二是专项整治卓有成效。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高标准完成了非法小码头清理取缔、非法打砂船专项整治、非法船舶修造厂清理取缔三大专项整治任务,取得较好效果。三是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推进顺利。营运船舶垃圾、油污水收集装置配备率达到100%,3艘船舶垃圾接收船、2处处理站正式启用,完善了交付工作流程,印制了宣传画,编写了船舶防污歌谣,船舶垃圾、油污水全面实现上岸处理;在全省内河率先完成《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编制,正在加速实施。四是环保新技术加速推进。完成2处港口料口封闭作业和40处堆场智能喷淋系统试点,正在加速推广。

落实责任,严格监管。按照环保部“1+6”政策体系要求,全面落实省、市政府攻坚方案及系列配套措施,把握港航今年秋冬季污染防治规律性特点,坚持水气并治、标本兼治,聚焦聚力突出问题整治和应急处置,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以最严密的措施、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正的问责,坚决打赢秋冬季港航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提升港航环保工作规范化、精准化、科学化、常态化水平。当前,市港航局正以《港航污染防治技术导则》为指导,以打造“互联网+技术导则”监管平台为依托,全面落实《港口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导则》《港口水污染防治技术导则》等6项技术导则,打造港航污染防治在线监管平台,构建设施齐全、运转顺畅、保障得力、高效有序的“互联网+技术导则”监管体系,实现港口、船舶、航道、船舶修造厂、水工工程施工全方位治理,推动港航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9月5日,陕西省政府调研组一行12人,到市港航局污染防治监控平台考察调研。调研组认为,济宁市港航局制定的污染防治工作针对性强,监控平台制度精细、管理规范,点面衔接、操作性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要把济宁市港航局好的经验做法带回去,做好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市港航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受到了中央环保督查组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认可。

开展冬季安全生产“大快严”百日行动

市港航局大力开展“平安港航”创建,“大快严”,“百日攻坚”、安全知识进校园、“安全生产月”等专项行动,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基本稳定。全面落实“三个责任”,印发了《关于明确全市水路运输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海事、航道、稽查、运管部门和县市区港航主管部门、局属基层单位的安全监管职责。强化了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制定了建设方案,召开了现场会,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管理、分级管控、办结销号、闭环管理”机制。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达标率99.4%。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253人次。安全监管体制不断完善,中秋、国庆、党的十九大期间,市地方海事局与属地镇、街政府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创新推出了“分区作战、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专群结合”的安保维稳机制,构建了属地、行业、企业联勤联动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取得了较好效果。

为有效防范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市港航系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强化红线意识,坚持依法治安,结合冬季气候特点和水路运输实际,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迅速在全市港航系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快严”集中行动,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突出查问题、除隐患、防事故、保稳定,深化打非治违行动,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空档,确保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排查整治重心下移,突出重要渡口、重点船舶、重要水域等重要部位,突出客运、浮桥、港口、运输船舶、水运企业等重点单位,以及安全生产的薄弱点、事故易发点等。重大安全隐患整治。针对市局挂牌督办的非法渡运、港口无证经营、航道通航尺度不足等重大安全隐患,局属各有关单位完善了督办整改方案,成立了专班强力推进整改,依法用好行政处罚和强制措施,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按照“属地管理”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和“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总体要求,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按照《安全生产法》、《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发现重大隐患一时不能整改的,一律限期停产整顿;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按上限处罚,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对因搞形式、走过场,发生事故的,追究生产经营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并严肃追究相关单位负责人的监管责任。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市港航局全体干部职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港航人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实践,结合工作实际,聚焦新时代、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的正确引领下,以创建大运河(济宁)水运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为依托,不断谱写港航事业发展新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济宁市创建大运河水运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