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弘扬优秀文化 建设首善之区

记者 宋仪凯

古今文脉兴盛之地,千年运河繁盛之都。济宁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著称,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绘就了济宁人崇文尚德的文化底色,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赋予了济宁城宛若江南水乡的灵动秀美。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济宁提出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道德文化首善之区的殷切期望。

今年以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建设道德文化首善之区的实际行动和重大举措,作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抓手、惠民利民的关键之举,在2015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基础上,全力全速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城市文化内涵日益丰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上下同心协力 出实招求实效

文明城市创建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头绪多,特别是补基础设施的陈年欠账、改不文明行为的积年陋习等,必须出实招、用硬招,才能取得实效。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经常性专题督导创城工作,无论是召开全市性大会,还是到基层调研都对创城工作进行强调安排,向全市上下表明了干就干好、创则必成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要求,主要领导每天过问创城工作,各级“一把手”率先垂范,带来了全市重视、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在基层,难点在一线。我市通过“四个沉到底”,确保问题在一线解决。测评标准沉到底,让大家对“为什么要创城、创城干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资金投入沉到底,切实解决社区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薄弱环节。领导力量沉到底,各级领导每天徒步到街道社区检查指导创城工作,及时解决问题。管理队伍沉到底,交警、城管等管理队伍,最大限度下沉到街道网格社区,切实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发挥榜样力量,骨干带头领着抓。党政机关带头在创城工作中主动作示范,高标准落实承担的各项任务。各级文明单位带头包保城区583个路段,单位一把手当“路长”,围绕宣传氛围、基础设施、环境秩序等内容实地解决问题。窗口行业带头打造示范点,制定行业规范,提高文明服务水平。党员干部带头把创城工作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试金石,在创城过程中做表率、当先锋。

文明创建是大事,更是硬事、难事。创建初期,部分职能部门、个别市民群众认识程度不高、工作力度不够。为此,我市构建了创城办日常检查、新闻媒体持续曝光、市民群众监督评议、第三方模拟测评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督查模式,形成了动真碰硬、真督实考、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推动创城管理常态化长效化。

顺应群众期待 用足“绣花功夫”

市委书记王艺华多次指出,要不断提高对创城工作的思想认识,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深刻含义,切实把创城工作作为重大的系统工程、社会工程、民生工程来做,让群众感受到明显的变化,得到真正的实惠和福祉。

以百姓之心为心,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市在创城过程中,注重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着力改善提升市民生产生活条件。如今行走在济宁的大街小巷、社区公园,整洁有序的公共卫生环境,随处可见的文明宣传栏,让人耳目一新。

细节决定成败,创城考验的也是细节。从根本上补齐短板,把细节做精,需要用足“绣花功夫”。为改善市容市貌,我市整修主次干道128条、257公里,整治背街小巷261条、88.5公里,维修人行道2.5万多平方米。强化日常保洁,每天3遍洒扫,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对城区街道社区,开展市政设施提升、市容秩序提升行动,老旧小区变得老而不破、多而不乱。加大交通集中整治力度,采取劝离、媒体曝光、施划标示线等措施,集中治理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等问题,在城区大量增设了非机动车停车桩、停车区,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日益好转。

建立长效机制 突出文化特色

创建攻坚治标,制度建设治本。在创建工作中,我市坚持解决一个问题、建立一项制度,着力建设保障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制度体系。建立3张责任清单,与各创城区和市直部门单位签订了创城《责任书》,制定了创城工作《实施意见》《网上申报工作责任分工》等文件,确保创城任务分解到边到位、创建标准具体化、指导督导精准化。把全市创城区划分为76个网格,由市区级领导、市区部门单位和所在镇街社区共同负责创城工作,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各社区充分发挥楼长会议、“居民说事·说创城”、居民代表会议、入户走访等活动作用,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实打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创城没有局外人旁观者、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成为广泛共识。儒家文化底蕴深厚是济宁独特的文化优势和特色。创建工作中,我市积极探索涵育城市文明的新思路新办法。文明创建品牌化,把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到城市软硬环境,建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公园(广场)11个、主题大街7条、主题街巷32条、主题小广场(小区)112个,建设诚信文化一条街2条,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开展了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十项主题活动和“文明规范大宣讲、文明陋习大评议、文明劝导大实践”活动,让市民在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受教育受熏陶。创建管理智能化,自主研发了“济宁文明随手拍”微信矩阵和“创城巡查系统”,形成了全民监督、全民参与、动态监控、即时处置的工作运行体制。研发了济宁城管“啄木鸟”手机应用软件,对市民反映的问题实现了闭环式流程化管理。整合城区户外宣传资源,并将其全部用于公益宣传,实现了公益广告全覆盖。针对农贸市场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对22处农贸市场进行重点整治,推行农贸市场超市化管理模式,提升了农贸市场档次和管理水平。城乡统筹均衡化,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大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实施文明素养提升工程,实现了城乡面貌同步改善,城乡文明一体提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弘扬优秀文化 建设首善之区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