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第一书记”发力,小村有了大变化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

定陶区张湾镇吕沟村是一个拥有1230户人家、5000多人的大村,与之不相称的是,村委会以前竟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村里的老年人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但这一切从省派“第一书记”刘和风来到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2月,54岁的刘和风离开熟悉的省林业厅森林航空飞行调度工作岗位,撇下80多岁的老父亲,响应组织的号召,来到定陶区张湾镇吕沟村做了一位“第一书记”。近一年时间过去了,刘和风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为吕沟村打造出一片农村发展新景象。6座日光温室,25座塑料大棚,400亩经济林构成了农业产业园的雏形。新建的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柏油路、文体广场、小型公园,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采访过程,“第一书记”刘和风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干部站着看,干活慢一半;干部不动手,活不往前走。”刘和风也正是以这句话时刻警醒自己。在征得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同意后,刘和风决定利用村集体的一块非耕地,建设一座老年活动中心,一层供老年人聚会、休闲、娱乐;二楼作为村委会的办公场所。

为了省钱,刘和风亲自设计图纸,并动员朋友帮忙。当听说建筑材料价格要涨的时候,刘和风连夜组织施工队和村支书购买齐所有的建筑材料,仅此一项就节约3万多元。为保证建筑质量,刘和风每天早晨5点半吃完早饭,6点钟就赶到工地,一项一项检查施工质量,钢筋不能细,水泥标号不能低,保养时间、程序不能少。为了不浪费一块砖、一片瓦,他精打细算,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与建筑商一块购买的。刘和风的认真劲感动了建筑商,他们说“从来没见过这样为公家办事的人,我们一定配合村里建好这座民心工程”。

在日光温室建设期间,刘和风编排建设顺序,帮助选择、购置建设材料,监督建设进程和质量。为了确保日光温室当年建设,当年收益,他倒排工期,在温室建设开始的同时就预定了蔬菜种苗,手把手指导村民使用、管理日光温室,为村民提供必需的生产技术。通过全过程参与扶贫项目建设,刘和风成为吕沟村委会的主心骨,成为村民的贴心人,用心血和汗水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农民看第一书记,不是说什么,更多的是做什么,能给农民带来多少实惠,解决多少实际困难。村民认可了,会主动和第一书记交朋友,说心里话,工作起 来就很顺利。”刘和风拿吕沟村村民当亲人,身在吕沟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骑一辆电动单车不停地穿梭于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回趟省城,也不忘争取项目,搜集信息,身在家中,心也在村里,总是归心似箭,刘和风的付出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

除了正常的入户调查困难户、贫困户外,刘和风还特别关注受灾受难群众。村里一位三十多岁的青年患尿毒症,拿不起高额医疗费。刘和风和村委会商量,发动村民捐款,并带头捐款500元,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共收到捐款13万多元。村里一位老党员家里失火,刘和风第一时间送去500元钱,以解燃眉之急。村委会又为他买来面条、食用油、米面等必需品,保证了老党员最基本的生活。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刘和风还为6户残疾人申请救助资金1.2万元,为6户贫困户申请了危房改造,为多户残疾人申请了辅助用具。“七·一”慰问老党员,中秋节看望困难户,刘和风还通过自己的关系,发动企业献爱心,给村里的贫苦户捐助300箱苹果。

刘和风从文体部门争取10万元资金,建设了16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500平方米的体育场,为群众休闲锻炼提供了场所。今年,吕沟村修建了13公里的村内道路,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可刘和风还不满足,多次跑交通主管部门,争取2018年将吕沟村列入“户户通”计划,修完最后“一米路”,彻底改变“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一直是刘和风的心愿。刘和风多次给村民做工作,“现在,儿子娶媳妇比的是楼房,10年后比的是环境。所以,为了子孙后代着想,从现在开始就要下决心改善村容村貌。”吕沟村坑塘洼地较多,刘和风突发建设“小型湿地公园”的奇想,向后方单位省林业厅请求支援,发挥林业优势,自己设计村内小型公园,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面逐步改善村里的居住环境,争取早日建成环境优雅、干净整洁的宜居美丽乡村。

“吕沟村是抗日模范村,广场有一座抗日模范村纪念碑,由原冀鲁豫三分区副司令员张耀汉亲自书写碑名,我们下一步准备挖掘吕沟村的红色元素,讲好吕沟村的抗日故事。”刘和风也把红色旅游列入2018的计划。

当“第一书记”这么长时间,刘和风对于农村脱贫致富有了自己独特的理念,“扶贫先扶志,点燃村民‘穷则思变’、先尝先试的激情,精神扶贫应与物质扶贫互为支撑,才能真正激发贫困群众的志气,实现脱贫不返贫。”刘和风依托自己的专业知识,多次带领村委会成员外出考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栽培模式,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深入调查,反复求证,慎重选择,提出自己的发展路子。

在日光温室建设上,刘和风专门为吕沟量身定做了一款多功能日光温室,设计了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的湿帘风机系统,改善了日光温室通风、降温难题,为生产高品质的水果、蔬菜打下了基础;还设计了水肥一体化系统,不仅节约了水、肥的成本,而且为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提供了条件。在种苗使用上,使用了国际上最优秀的品种和最新的育苗方法,用良种壮苗为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提供保障。

为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收益,为困难群众创造就业的机会,刘和风努力争取了500亩高标准经济林建设项目,其中有300亩将落户吕沟村。建设经济林的那块地高低不平,一块地高低相差有1米,无法满足高标准经济林水肥一体化和机械作业的要求。如果这次不整平,几十年就没有机会再整平了,村干部反复掂量,最后决定,不惜代价,动用机械设备搬运35000多方土,整平土地250多亩,发动种植户自己收集土杂肥,一次施足几年的底肥,确保经济林的快速生长。

在刘和风的努力下,目前吕沟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已经相当清晰,6座日光温室,20座塑料大棚,400亩经济林集中连片,分布在一条乡间公路的两侧,初现一个农业产业园的雏形。下一步,吕沟村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继续建设日光温室,达到适度的经营规模;建设智能温室,提高农业产业园的技术水平,增加技术含量;不断丰富种植的品种和内容,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园向观光旅游、休闲采摘方面转变,满足城乡居民的多种需要。

(牡丹晚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第一书记”发力,小村有了大变化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