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产业扶贫念“特”经

记者 孙逊

“在这个食品厂打工,每天就干些给大蒜剪杆等粗加工的活,平均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多亏了党的扶贫政策好,也感谢县扶贫办的同志给我们贫困户找了一个脱贫的好出路。”在金乡县鑫德顺食品有限公司,66岁的杨元柱老人一边娴熟地做着手上的活一边跟记者聊了起来。

金乡是全国知名的大蒜外贸出口县,拥有大蒜贮藏加工企业70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60万吨。如何依托已经成熟的大蒜产业优势,深度挖掘大蒜产品储存、加工、运输等环节就业潜力,促进脱贫增收是金乡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金乡县尝试通过设立贫困户加工基地、就业服务专区和扶贫车间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员就业脱贫,实现既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又确保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政、企、贫困户多方受益。

在金乡县翼新公司精准扶贫就业车间,记者见到了数十名正在工作的村民,他们正紧张忙碌地进行大蒜网袋的烫头工作。“这一把是五十根,每烫一根的加工费为一厘五,一天差不多能赚个一百多块钱。”来自鱼山街道马庙的村民王巧芝拿着手中的一把网袋一边说,“我腿不方便,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的开销也比较大,村里的干部就推荐到了这儿上班,现在一个月大概能拿到2000元钱。”而像王巧芝一样的贫困户,企业还有7人,另外,企业还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采取“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扶贫方式,为20余名不方便去车间工作的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上门安装大蒜包装贴标签的操作设备,按件计算工资,保证贫困户有稳定的收益。

“我们已经和翼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省拨付的专项扶贫资金采取委托保本分红的方式入股,分红资金每年发放一次,作为街道专项扶贫基金。还依靠翼新包装建设了精准扶贫就业车间,为一些贫困户提供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岗位工作,这样可以解决一部分贫困人员的就业,增加收入。”鱼山街道负责人张扬说。“优势明显的大蒜资源和成熟高效的市场运作模式是金乡县独有的特色,如何整合、提升,发挥市场在扶贫中的作用,打造独具特色的县域扶贫产业体系,是我们的一个努力方向。”金乡县扶贫办主任刘宗占介绍。为此,金乡县围绕大蒜产业进行了系列调查摸底,并根据大蒜产业链条情况,打造了“一个产业、三大平台、十三个支撑点”无缝隙全覆盖扶贫体系。一个产业就是大蒜产业,包括种植、收获、存储、加工、运输、出口等上中下完整链条;三大平台指依托国际物流园区、食品工业园区和国际大蒜交易市场,利用大蒜交易集中区、冷库和加工厂房集中存储点等,打造贫困户就业增收新平台;十三个支撑点指依托全县13个镇街商贸市场或自发形成的大蒜交易区,设立贫困户扶贫基地,帮助贫困户就近就业增收,降低增收成本。在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推动下,金乡县山禄市场、凯盛农贸市场均设立了贫困户就业服务专区,收到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果。同时,金乡县将金融扶贫作为推进精准扶贫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四位一体贷款模式为主导,着力推进“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光伏贷”等金融产品,助推贫困户通过金融产品克服资金困境,脱贫致富;帮助企业壮大实力,实现企业收益和贫困户增收共赢。截至目前,该县发放金融扶贫贷款5147万元,位居全市前列。

记者手记:产业兴,万民富。做好产业扶贫,关键在于找准自身定位,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创新完善。以往,基层反映最多的就是“资本下不来”“农民不动弹”,以及“没规模、没市场”等等。为此,金乡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挖掘成熟的大蒜产业体系,发挥“大蒜之乡”巨大品牌效应,精准定位产业与项目,从政府引导、社会鼓励,到贫困群众自主参与,实现了就近、就地增收脱贫,形成“穷人看能人、能人盯项目、项目贴市场、市场引资本”的良性循环,激发农民的致富内生动力,实现了既有产业的“带贫增收”,为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各地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产业扶贫念“特”经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