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脱贫攻坚需发扬“众人拾柴”精神

德吉林镇强钦村的德吉曲珍牵头开办的德旦康萨传统手工业农牧民合作社,以仁布卡垫为主打产品,年利润达35余万元,员工平均年收入近1万元,16户51人在这里脱贫。(央视网,8月28日)

提起“合作社”几个字,很多人会想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走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当时,百业待兴的中国积贫积弱,刚获得土地的农民着极大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个体经济又无法满足工业发展需要,因此,只有联合起来共同生产经营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如今,脱贫攻坚工作也需要汲取历史经验,发扬合作化道路中的“众人拾柴”精神。

“众人拾柴”精神是汇聚微弱力量的体现。发展生产是贫困户摆脱贫困最重要的手段,但毕竟大多数贫困户经济力量都十分薄弱,因此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抱团发展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熟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成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能够将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起到促生产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鼓励每位社员为生产发展建言献策;二是将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发展产业,有利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三是通过合作社带动本地贫困户就近就业,帮助贫困户早日摆脱贫困。

“众人拾柴”精神是主动摆脱贫困的体现。虽然国家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大量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脱贫攻坚卓有成效,但贫困户自身要有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否则一旦失去“外部动力”就又会回到原型,成为“扶不起的阿斗”。目前,各地贫困村都逐渐成立了一些专业合作社,其中不乏许多非常成功的经验,带动了贫困户脱贫,甚至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这是贫困户甩掉“等、靠、要”思想,主动摆脱贫困的体现。

“众人拾柴”精神也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假合作社”、“死合作社”、“空壳合作社”等问题。同时,管理不民主、资金短缺,经济实力薄弱等问题让很多人对合作社持怀疑观望的态度,更有人认为以后农村又将回到“大集体”的时代。因此,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及时借鉴成功发展经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发挥促农增收的作用。

 

作者:王子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脱贫攻坚需发扬“众人拾柴”精神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