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绿皮车记忆”火车餐厅是深层次的“文化消费”

在黑龙江哈尔滨市西大直街190号,一辆东风4B型内燃机车牵引着两节绿皮车厢静静“停”在路边。穿过“站台”,走进车厢,从侧面的墙壁上的“行李架”上,“沿途乘客”随手取下了两杯啤酒,举杯畅饮。这是22日新落成的“绿皮车记忆”火车餐厅一景。(人民网 9月25日)

作为食客中的“老餮”,笔者对“吃”很是喜爱。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下馆子”已经从单纯的“果腹”逐渐向转变为文化餐饮,在食材的选择上也不再局限于“大鱼大肉”,更加追求健康饮食、文化饮食。“绿皮车记忆”火车餐厅的创意,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吃”的追求,更引领了一种新的“文化消费”时尚。

还记得央视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甫一播出,就引得国内国外的广泛关注,笔者以为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美食这个窗口,展现了中国不同地域的人文底蕴,另一方面,通过对美食背后故事的探访,勾起了人们对社会发展、时代变革的深刻反思。而“绿皮车记忆”火车餐厅与《舌尖上的中国》有着相同的“吸引力”——在火车餐厅上感受曾经“绿皮车”的温暖记忆,在美食中品尝百年铁路发展史的“酸甜苦辣”。

品尝美食是物质上的消费,品味历史则是更深层次的“文化消费”。“绿皮车记忆”火车餐厅的创意,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外在饮食消费需求,也更加贴合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文化消费需求。在填饱肚子的同时“填饱”脑袋,透过餐桌上的美食和旧型的“绿皮车”,我们看到的是蕴藏在历史深处的强国密码和文化图景,是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跑到弯道超车的一幅幅生动场景,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美食背后厚重的历史韵味和对共同体价值的深深认同。

相对于《舌尖上的中国》片中许多传承数百年的“特色美食”,“绿皮车记忆”或许还欠缺几分时间的沉淀,但百年的中国铁路发展历史则是最好的“食材”,从中东铁路到哈齐高铁,那些不屈的奋斗历史、那些值得我们铭记的故事、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人物,都应该成为“绿皮车记忆”餐厅中的“招牌菜”。

从钢轨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伴随着铁路提速和高铁建设,“况且况且”慢悠悠行驶的“绿皮车”止住了车轮,逐渐退出了运输一线,却又以另一种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这是一种生活的记忆,更是一种文化的情怀。坐在车上,感受那些依依不舍的离别,那些久别重逢的欢笑,记忆中的一声声汽笛长鸣,一列列火车飞驰,一条条钢轨延展,串联起人们奔向美好明天的坚定信心。 (文/蔡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绿皮车记忆”火车餐厅是深层次的“文化消费”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