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熊群力:对智慧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思考

4月22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正式召开。中国电科董事长、党组书记熊群力受邀在峰会主论坛作主旨发言,分享了中国电科在数字中国建设领域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未来智慧社会建设的思考。以下是发言全文: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受邀参加本次论坛,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发源地福建,与大家一起分享中国电科在数字中国建设领域的实践经验,探讨未来智慧社会建设的思考。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去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和重要领域信息资源建设,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这是我们前行的方向和指引。
    一、时代发展召唤智慧社会信息基础设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特别是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形态向智慧社会转变。
    在这个时代数据对于人类生活越来越重要,就像土地对于农业时代,能源对于工业时代,原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国家近年来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在加快部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调要在加强网络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向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演进,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泛在先进、开放物联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二、正确认识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当前,各类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由各个城市的有关部门和各个企业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建设,形成了类似于“烟囱式”的组成架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自的需求,但这些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应用,难以有效支撑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虽然近年来许多城市试图打通“烟囱”,但建设模式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目前一般是在功能层进行整合,相关部门、城市之间的数据仍做不到深入的共享互通,在支撑政府精细化管理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是现有信息基础设施缺乏顶层,建设时协同化不足,标准不一,体系各异,难以从数据的原始底层进行数据的融合,数据的价值远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三是规模效应不明显、重复建设现象仍广泛存在,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也不符合安全绿色的发展要求。
    四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等新技术、新产品催生的基于知识的智能服务成为智慧时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的,也是必然的要求,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资源。
    总的来说,当前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还不完全适应数字中国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三、积极探索智慧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作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力军,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担当,多年来深度参与数字中国建设,积极服务党和国家的战略落地,致力于成为智慧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商和服务商。
    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数据作为智慧社会的核心要素,将成为类似于水、电等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物品。智慧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就是围绕数据的产生、传输、存储、处理,并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将成为智慧社会、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
    智慧社会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由物理设施层、运行和管理层、产品和服务层组成。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特点:
    一是作为一种面向社会各方面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支撑智慧社会、数字中国发展,就像“七通一平”中的自来水、电力等一样,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需要政府主导下的顶层设计;
    二是建设过程中,一般是“大家建、大家用”的模式,多主体分类分布式建设,既要注意目前已有的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又要布局新技术、新产品、新类型的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必然加强行政和技术的统筹协调;
    三是数据越是成为资源,数据越是开放,服务越是智慧化、智能化,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是更高,智慧时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不断增加高可靠、高安全要求(近年来数据的泄露、间断等问题日渐严重,比如前段时间Facebook的用户数据泄露问题,Facebook最新的报告中称多达8700万人);
    四是智慧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必然推动政府的“放管服”改革,有利于推进和加快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中国电科在福州、深圳、嘉兴三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已经进行了有益尝试。按照强化共用、整合通用、开放应用的建设思路,建设了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不仅对城市态势进行综合动态监测和管理决策支持,也为各类应用系统共享全域数据,提升自身能力打下了基础,切实打造出城市治理体系的“中枢”和“大脑”,推动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城市、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
    四、把握建设规律加快智慧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要以满足智慧社会发展要求来设计和建设。这就要求信息基础设施不仅要从功能层进行整合,更需要从基础层进行整合,从数据层面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在政府的管理下为全社会的应用提供开放式的平台,实现在正确的时间,将有价值的数据,送到有用的地方。
    为此我们倡议:
    政府主导,企业建设。企业要肩负起责任,成为建设主体。在政府主导下,尊重市场规律,采用“大家建、大家用”的模式,积极运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
    协同推进、规模建设。坚持绿色安全发展理念,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要按照规模化、协同化、多样化推进建设,在各行各业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打通基础设施部分,整合政府、行业资源,加快“数字城镇化(类似于“七通一平”)”建设。
    持续演进,体系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强化应用系统建设牵引作用,切实解决社会发展遇到的问题,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合,有力支撑“社会智慧化”发展。
    跨越发展,先行建设。智慧社会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需要用创新的思想,脚踏实地的作为扎实推进。把握信息在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发挥信息主导的作用,提前布局、设计、建设、运营基础设施,推动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我们希望和大家一道,共同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我国信息化跨代升级,有力支持智慧社会、数字中国健康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熊群力:对智慧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思考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